更新时间:2025-10-21 04:03:27
文/梦里诗书
作为一部以回归乡村生活为主线的电影,《小山河》中却没有一幕让人能感受到真实。很难让人相信这居然是一部曾经执导过乡村现实题材电影导演的作品,从虚假造作的回归,到荒诞不经的创业,再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乡村生活,这部电影所做的每一个点都不是在呈现真实的农村乡土,而是臆造着网红的幻想田园。
单从《小山河》的片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红极一时的乡村电影《小森林》。《小森林》虽也存在美化乡村生活的滤镜感,却能用极具细腻感的镜头语言,将这份乡村美好落地,它既让久居都市的现代人收获稀缺的治愈感,也能让本就生活在田园的农人,重新发现日常里一草一木的寻常之美。关键在于,它即便构建的是一个略带失真的乡村图景,却仍尽全力去还原了乡村本身的肌理与美感,让电影拥有了可触碰的烟火气与生命力。
反观这部《小山河》呢?电影从最开始在角色上便没有建立起能让人信服的人物动机,回归乡村的展开,并不夸张的说,除了老戏骨吴彦姝饰演的外婆,在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表演外,其余的所有人都是一种游离的状态,选角问题更是直接拉低了影片的真实感。女主两位发小的扮演者,气质与表演风格更适配自带美颜滤镜的古偶剧或偶像剧,与农村生活电影所需的质朴质感严重脱节。这种人物与场景的割裂,最终导致占据大量篇幅的情感戏失去支撑,沦为无法触动观众的无效情节。
由此情感表达的浅尝辄止进一步削弱了影片的感染力。作为核心主题的 “乡愁与和解”,本应通过具体事件完成落地,却被简化为味觉符号的堆砌。青禾对母亲的芥蒂、对都市的疏离,完成和解的过程,都缺乏内心挣扎的细节刻画;三角关系的人物情感则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来回拉扯,外婆与女主的关系是可有可无的支线,乡村网店也沦为电影的噱头,这种将乡愁符号化为商品堆砌的方式, 恰恰暴露了创作者对乡村现代化进程空靠臆想的闭门造车。
更值得玩味的是影片在风格定位上的摇摆,这直接暴露了创作初心的模糊。我曾看过导演彭臣多年前的乡村写实作品《走路上学》,让人不禁好奇,这些年导演究竟历经了怎样的创作转向?在这部新作里,再也寻不到半分写实的影子 ,他既想复制《小森林》的田园美学,又试图融入电商创业等现实议题;这种两头讨好的尝试,最终哪头都没能尝到甜头,反而造成了电影从始至终都没有形成自我的风格,虚构的田园更不可能谈何对现实问题的真正触及,终究沦为了一场让人如坐针毡,不伦不类的失败之作。
《小山河》最大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自我迷失,当昔日溜索过江的傈僳族女孩变成了网红脸的帅男,当原本朴素真挚的姐弟情变成了不伦不类的三角恋,当原本真实的乡村变成了臆想的田园,这样的作品里哪里还有什么真实的山河,这样的作品又拿什么去呈现真正能治愈人心的乡村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场景再现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