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3 04:04:27
影片非常地明确地直指一种婚姻关系中的核心,或者说这同样是个人生活的核心,也就是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从一个非常概括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个人生活的真实和婚姻生活的真实似乎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甚至可以简化为两个人对生活真实性看法的简单加和,但是这似乎只是从一个共同性的角度来看,即像电影中无数其他的夫妻一样,漠视真实/虚假这一问题,自欺欺人地生活,而且是真正意义上自欺欺人地生活着,并没有怀疑真实性本身。
而一旦婚姻中的双方产生了对个人生活的真实性的怀疑,无论是两个人的某一方还是两个人的全部,这段婚姻的真实性也就和简单的个人生活有了本质差异。婚姻矛盾的地方是两个人难以保证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一直按照理想的情况变化发展,而一旦两个人变化的情况出现差异,这是某种现实的裂变,但这种现实的裂变尚可以通过自欺欺人的安慰、信赖世俗的偷懒巧妙地逃避,用一种必然性和普遍性作为幌子来掩盖真实的问题,慢慢接受一个裂变的关系。 这种欺骗让人得以坚持和维持,不必怀疑此刻的生活,只需按照一个惯例生存,按照一种规则表演,按照“人”的定义、按照“爱情”、“婚姻”的定义重复生存、持续发展,逐渐用外部的壳子罩住内里的虚无。
而产生了对真实性的怀疑之后,这种对裂变的察觉将无比清晰,原本在某种世俗意义上的普遍性掩盖后的关系显得漏洞百出,那种无法经得起细看的情感状态使人再难以完成传统手段上的自我欺骗,就像被剧透了的魔术戏法一样,在了解之前无论如何观察都无从察觉的细节都无所遁形,那些虚假和伪饰显得格外可笑,可是这只会带来痛苦,只能做一个不善于自我欺骗的人,就像做手术无法被麻醉的患者,注视着不可挽回的裂痕。
可最令人难过的是,这种觉察并非一个人的慢性死亡,而涉及另一个鲜活的个体,这是一段紧密关系下的觉察,就像两个用绳子拴在悬崖上的人,一个人高喊着绳子要断了,一个人却一无所知。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并不同步,甚至可能完全是相悖的,即使产生了对真实性的怀疑,两个人对真实性本身的认知也不会一致,那种追求真实的状态也并不相同,这种差异会带来无尽的相互拉扯和撕咬,紧密的关系让情绪和力量更容易释放、爆发,也同样让纽带更坚实,那些被释放的情绪和压力并不能当作消失,但是在纽带依旧牢固的时刻不停地把关系复原后却令一切显得更荒诞:明明怀疑着真实性,却不得不面对、接受一种虚假的生活,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去承认、接纳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这让自我和婚姻以及世界全都变得可憎。
“革命之路”也就在这个意义上逐渐显现,当传统的力量无法压制生活的秩序,怀疑的目光渗透进每一处情绪的跳动时,挣扎的欲望和挽救的渴望油然而生,像“巴黎”的生活一样存在着的希望与其说是真正的解药,倒不如说是意识到完全的虚假和裂变之后的绝望下的自我安眠,用一个暂时无法被否定的道路劝慰自己在路上,就像正走在变革路上的拯救者,像步步朝向圣殿的朝圣者一样,在悬置了一个虚无的生活之后,抛出一个暂时无法完全虚无化的路来走,这或许就是“革命之路”的含义。
我们都只能度过一个自欺欺人的生命,或许能做到欺骗自己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或许能做到毫不怀疑地生活下去才是一种英雄主义,而我只是享受在挣扎和跋涉中自我欺骗的一个沉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国庆档最期待翻车!《刺杀小说家2》特效拉满,却把故事续成了“煎熬两小时”
下一篇:念念生死黑白,处处无声惊雷